3天调集百人团队
23天绘就四千张图纸
33天材料下单近百分之百
200余个小时完成130000㎡
双面双层石膏板安装及机电预埋
58天完成雄安首标“两中心”内装
这就是中建装饰创下的“雄安速度”
担职尽责,当仁不让
80后项目经理
中共党员匡立鑫
便是这场速度风暴的核心舵手
从“雄安速度”出发
2018年1月底,中建装饰集团所属中装公司项管部副经理匡立鑫带领团队初至雄安项目,尽收眼底的是一片荒芜——主体施工未完成,没有垂直运输,楼体四周的地面管廊开挖的深坑已经把施工主体变成了一座“孤岛”。
外面飘着大雪,各种运输车辆堵路,大型材料只得通过吊车运输到不影响交通的位置进行管理;至于其他材料的运输难题,匡立鑫提出,要想尽一切办法,确保材料按计划运输到位。
匡立鑫在项目现场沟通施工情况
由于主体与二次结构整整滞后移交20天,现场的混凝土地面浇筑强度不具备施工条件。为如期履约,匡立鑫带领生产负责人第一时间调整施工计划:地面上不了人就铺木板,地面未浇筑那就交叉施工,隔墙龙骨无法固定就以抱箍与顶面钢梁固定,地面则以钢钉稳定。
1月27日,在项目的第一根龙骨、第一道隔墙立起来后,项目施工正式开始。从2月10日第一道隔墙岩棉填充开始到机电预埋、隐蔽验收,再到双面双层轻钢龙骨石膏板墙施工,历经14天的日夜施工,匡立鑫带领团队完成了80000多平米的隔墙系统。
深夜的雄安同样热火朝天,匡立鑫带领项目团队夜间巡场,指导施工,保障过程质量。当时匡立鑫给项目定下一个规矩:问题不过夜——无论天气多么寒冷,施工道路多么艰难,雪下得有多大,只要现场有工人,就要有我们的管理人员。不负汗水与担当,匡立鑫带领团队创下了“雄安速度”,为打造出一座千秋之城、未来之城、典范之城做出了贡献。
雄安 | 安全教育启动大会
“我是党员,我留下”
2020年1月,匡立鑫作为项目经理所负责的青岛院士港8号楼项目进入施工冲刺阶段。时值农历新年,材料厂家过年放假,施工耗材供应成为棘手难题;没多久,疫情开始爆发,事态愈发严峻。面对项目人员的安全健康、生产履约等诸多问题,匡立鑫坚定地说道,“我是党员,我留下!”
面对突发疫情,匡立鑫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快速响应及部署政府及公司出台的疫情防控政策,并组织制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细化防疫措施,严格执行落实,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履约。
匡立鑫严把施工质量
为保证项目所需材料生产满足施工进度,匡立鑫调动一切可能的厂家资源,“磨破嘴皮”逐个了解工厂生产情况;为保障项目施工进程防疫安全,他组织项目人员分区突击,几天内跑遍青岛市所有药店购买口罩、消毒水等防护用品。
作为中共党员,匡立鑫时刻铭记使命与担当,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项目全体人员和劳务工人都将匡立鑫视为主心骨般的存在。“做好安全防疫是一切工作开始的必要先决条件。保护不好每一个参建人员的防疫安全,这场攻坚战就无从打起。”
匡立鑫现场指导施工人员作业
在他的带领下,项目团队春节期间连续奋战,确保了8号楼室内改造与室内环境提升项目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序推进,并最终实现如期交付,为1号楼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和14号楼内装项目的二次营销奠定了坚实基础。
守正出奇,迎难而上
根据既定方案,青岛院士港1号楼的设计施工需要运用大量石材,石材的材料质量和加工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项目的成败。经过项目商务部的成本测算,设计方案中的7种高价石材有很大的超限额风险。
为了找到既能保证施工效果,又能降低造价的平衡点,匡立鑫带领技术总工、设计负责人和物资经理,在疫情期间亲赴福建省水头镇开展石材的摸排考察工作。
匡立鑫(左一)亲赴福建开展石材考察工作
临行前,匡立鑫组织大家一起搜集石材市场信息,策划摸底路线,先行了解石材样式和最新工艺,以免被石材厂家和设计院“牵着鼻子走”。
在石材厂家加工现场近距离感受石材质量后,匡立鑫等人又和厂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沟通,确保在设计效果实现和限价要求层面达成完美平衡,为1号楼内装项目取得良好开端。
项目现场24小时不间断施工,各项工作穿插进行,极度考验着管理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作为经历过915、雄安市民中心等重点项目考验的匡立鑫,坚持紧盯问题难点,不放过施工现场每一个关键的地方,以钉钉子精神各个击破,总结经验、坚定信心、扎实推进。“这个困难解决不了,开个讨论会,大家一起想办法!”每当看到大家遇到困难无法推进时,他总是这样说。
回望过去
岁月堆砌成水泥砂浆的厚度
匡立鑫早已习惯
用脚步丈量每一个尺度
习惯用目光去检查每一处质量
他用实干态度诠释责任与担当,
以实际行动为“青春党建”代言!